新聞

2023年9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基督教宣道會頌安幼稚園 - 2023年9月
愉快學習體驗 促進全人發展 培育孩子品學俱佳
基督教宣道會頌安幼稚園以孩子為中心,着重培養同學創意、快樂、關係、正直、自信、信任六大素質,讓他們的身、心、靈得到健康成長,促進全人發展。林文娟校長重視為小朋友提供愉快的學習體驗,並以「開心」為教育原則,透過輕鬆、生活化的方式,讓學生學習知識及培養美德,藉此啟迪他們的多元智能,發展不同潛能天賦,協助孩子茁壯成長。
特色校本教材 愉快學習兩文三語
學校致力培養學生掌握兩文三語,締造未來發展優勢,為此特別聘請英語及普通話的專科老師,並專門為學生編撰校本教材,培養他們對學習語言的興趣,鞏固語文基礎,以便日後銜接小學課程,更容易適應新的學習模式。林校長強調:「學校希望小朋友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學習語言,通過提供具啟發性的教學資源和活動,營造濃厚的語言學習氛圍,讓孩子以最舒適自然的方式掌握和應用語言。此外,在教材設計方面,普通話科的校本教材均由專科老師因應小朋友的興趣,並配合不同教學主題,以及結合中華文化元素編撰而成,以確保教材貼合孩子的多元學習需要。」
從書本延展教學 寓學習於體驗
閱讀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,不但能增廣見聞、提升文化觸覺,更重要是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。故此,學校鼓勵學生多閱讀,並安排多元有趣的延展教學活動,讓同學在吸收書本知識的同時,亦可從愉快的學習體驗中擴闊眼界,加深對社會、文化等方面的認知。林校長表示:「學校與香港教育大學合辦『有才有德』閱讀計劃,透過圖書閱讀讓學生與家長認識品德教育。計劃成功令同學主動借閱圖書,並主動與家長進行親子閱讀,營造濃厚的閱讀風氣。同時,學校更特別設立獎勵機制,當學生累積一定閱讀數量後,便可以在校內的巨型扭蛋機獲得小禮物。」
除了圖書閱讀外,學校亦於校本課程實施繪本教學,例如老師會就圖書《十個寶藏》設計延展教學活動,活動內容更涵蓋多個文化專題,包括品茗、探索長洲及認識香港歷史等。學校會按照不同文化專題為學生安排多元富趣味的學習活動,例如帶領學生到茶樓感受飲食文化,甚或乘坐天星小輪沿途欣賞香港的標誌性建築和景點,達至寓學習於體驗的效果,讓學生不論在語言、體藝、情緒、社交等方面皆得到均衡發展。
多元化遊戲活動 激發潛能發展
學校深諳活動之於幼兒成長的重要性,因此透過不同遊戲及活動,讓同學愉快學習和成長,激發他們的潛能發展。學校不僅為學生安排自由遊戲時間,更特別聘請專業的體適能導師教導小朋友運動技巧及注意事項,讓同學的身心得到更全面的成長,以迎接不同學習挑戰。此外,學校亦於下午時段舉行各類活動,例如寫生、創作、英文遊戲、小組活動等,令小朋友在享受校園生活的樂趣外,更可從中發掘自己的興趣和專長,發揮潛能。
善用教學科技 優化學與教成效
學校一直與時並進,善用教學科技持續優化學與教成效,特意引入多功能應用程式加強學生、老師、家長三方的交流。程式不但支援線上閱讀功能,讓學生能夠閱讀不同範疇的故事圖書,藉此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及自學精神,同時更能延伸課堂學習,老師會安排小朋友進行閱讀分享,介紹優質讀物,促進同儕互學,以營造班級的凝聚力,讓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變為主動的知識追求者,從而增進學習成效。
與此同時,應用程式成為家長與學校之間的互動交流平台,家長可隨時隨地觀看不同主題的教學影片,以及了解學校資訊。學生與家長亦能通過應用程式分享自己的趣味生活日常,例如烹飪片段、菜式食譜等;老師則可以將小朋友有趣的課堂學習短片分享予家長,加深家長對子女在學情況的了解,從而保持良好的家校聯繫,共同為孩子創造優質的教育環境。
傳承中華文化 推行品德教育
學校以生活化的方式,深化學生對中華文化的了解,並結合中華文化的精神價值推動正向教育。每逢中國傳統節日,學校皆會配合推出相應的文化活動,透過遊戲、故事、手工藝等形式,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內容與意義。例如端午節時,學校不但購入了兩艘龍船供同學遊玩,更安排了包糭活動,老師會講解端午節的由來以及包糭的涵義,並藉着包糭的過程進行品德教育,讓同學明白感恩與珍惜的重要性。在活動中,學生皆對老師的包糭技術表示讚賞,潛移默化地培養正向品德,建立欣賞與感恩的心,日後成為回饋社會的優秀人才。
預早計劃升小支援 逾九成入讀心儀學校
幼小銜接一直是家長十分關注的課題,為減少家長在孩子升學方面的擔憂,幫助小朋友順利銜接至小學階段,學校與區內各間小學保持緊密的溝通和聯繫,定期安排同學參觀不同小學,並參加他們舉辦的活動,例如運動會等,藉此體驗小學的學習模式和文化。同時,學校亦會為家長提供各類升學資訊,協助他們了解不同小學的教學特色,從而為小朋友選擇最合適的小學。因此,透過整全的升小銜接規劃,學校每年逾九成學生皆能入讀心儀小學。
此外,在升小適應方面,學校專門安排講座以及為家長整合一系列小一適應指南,讓家長及早作好準備,協助小朋友迎接小一新生活。教學團隊亦會安排小一模擬課程,例如教導同學填寫家課冊、收拾書包等,建立自理能力。秦嘉玲主任補充:「學校不斷完善升小銜接計劃,例如了解學生在升小後所面對的適應問題,繼而在舉行家長會時,提醒其他家長日後面對小朋友升小需要注意的地方,並提供適切的指導和支援。」
家校緊密合作 幫助學生健康成長
良好的家校合作關係對小朋友成長發揮關鍵性作用,能夠共同為學生建立一個關愛共融的學習氛圍。為此,學校每年都會積極邀請家長參加「家長義工小組」,提升家長對學校事務以及孩子學習的參與度,例如讓家長協助小朋友還書、參與大型活動和攤位遊戲、包裝小禮物等。秦主任表示:「緊密的家校關係有助家長對學校環境、課堂教學等方面有更多了解,同時與教職員保持良好的溝通關係,從家庭層面與校方協作共同幫助孩子健康成長。同時,家長多參與學校活動,亦能深入了解子女的在學情況,有效促進親子關係,提升同學對學習的投入感,為小朋友提供更多元及全面的發展。」